发布时间:2017-04-20 00:00 信息来源:万佛山镇 作者:杨显杰 吴成浩
红茄产业
土鸭养殖
2017年,万佛山镇突出做好四个“特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围绕“耶啰耶”兔肉、“源田生”供港蔬菜等特色品牌,加大农产品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力争新增“三品”认证农产品2个。鼓励龙头企业参加全国、省、州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其中,红艳兰花园艺有限公司培育的兰花“寒兰·新品艺草”获得27届中国兰花博览会银奖。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按照“粮油产业优质化、主导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精品化”的思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在粮油产业方面,稳定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油菜种植面积3万亩;在主导产业方面,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思路,完成万佛山土鸭养殖2万只、商品蔬菜种植4万亩;在特色产业方面,积极推广“万亩红茄”与无公害大棚蔬菜,争取今年红茄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三是建设特色村庄,推动农业融合发展。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优化各类资源要素配置,鼓励具有优势产业的村创建“一村一品”专业村。以万佛山“4A级”景区、龙底漂流、神仙洞、千水滩三个“3A”级景区为重点,积极探索“公司+旅游专业合作社+农户+乡村旅游基地”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发模式,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业发展动力。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深入推进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完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人,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8家。积极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三农”力度,探索建立农产品收入保险制度,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激活农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