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政信息 > 县本级财政预决算

关于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6-02-03 00:00 信息来源:县财政局

——201616日在通道侗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通道侗族自治县财政局局长  王美娥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及平衡情况

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2226万元,为预算31900万元的101.02%,比上年增加3226万元,增长11.12%(国税部门完成8630万元,增长10.60%;地税部门完成16365万元,增长15.93%;财政部门完成7231万元,增长2.12%)。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084万元,为预算21495万元的98.09%,较上年增加1544万元,增长7.90%。完成上划中两税(增值税、消费税)5144万元,比上年增加27万元,增长0.37%;上划所得税3127万元,比上年增加1347万元,增长26.32%。上划省级(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所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2871万元,比上年增加308万元,增长12.10%

1、收入情况。2015年实现财政收入总计224222万元,比2014年增加68644万元,增长44.12%

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084万元,较上年增加1544万元,增长7.90%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899万元、地税部门完成11954万元、财政部门完成7231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169513万元。比2014年增加39554万元,增长30.43%

3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收入3557万元,较上年增加557万元,增长18.57%

4新增债务收入(置换债券)26900万元。

5)调入资金2378万元,较上年增加237万元。

6)上年结转收入790万元,较2014年减少148万元(省财政结算要求结转下年支出下降15%)。

2、支出情况。财政支出总计206065万元,比2014年增加51277万元,增长33.13%

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5906万元。比2014年增加42364万元,增长27.59%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715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6647万元;

教育支出32413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300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42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049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16836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4440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727万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31433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13707万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545万元;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5265万元;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5万元;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614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16074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06万元;

其他支出1878万元。

2)上解支出821万元。

3)债券还本支出1030万元。

4)债务支出(置换债券)8308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结转下年18157万元(置换债券结转)。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及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820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6336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4746万元,政府性基金上年结转收入7124万元。

2、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575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3332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40万元,调出资金2378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结转下年2456万元。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为快报数,在决算编制汇总后会有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2015年财政工作回顾

2015年,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狠抓增收节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1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准确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共计发放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财政补贴资金916万元、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补贴2078万元。二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税费政策,认真执行营改增税制改革,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三是积极向上申报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调动金融信贷部门发放贷款的积极性。金融信贷部门涉农贷款累计发放4.5亿元。四是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投入水稻、能繁母猪、农民住房、森林、育肥猪、玉米保费补贴585万元。五是争取技术改造、自主研发资金541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六是成立助保管理中心,解决我县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七是成立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为农业贷款5220万元进行担保。八是争取债券置换额度2.69亿元。

2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围绕建立和谐社会,以持续改善民生为核心,打造公共财政。2015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3.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70%,较好地保障了重点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政策落实。

一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确保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投入8500万元建设第五中学和职业中学,解决城区学生就读大班额问题,投入资金3262万元,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5所。

二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提高到40元,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年均补助提高到5000元。

三是强化住房保障。投入资金9211万元开展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解决1407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及棚户区居民安置问题。投入2148万元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农村2000户住房新建或改造,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

四是加大三农投入。严格落实各项种粮补贴政策,通过一卡通发放各项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1.08亿元;加强乡村公路、人饮消防、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投入7235万元,农村招呼站和客运站建设投入104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投入843万元,中小河流域治理投入490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入1624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147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1280万元,现代农业资金投入800万元,土地综合治理投入298万元,扶贫资金投入3796万元。

3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向改革要效益,以创新促发展,逐步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是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预算完整性。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和相互制衡的机制,强化预算支出约束和预算执行监督,提高预算规范性和透明度。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各项措施不断细化。经过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法,强化部门预算的实施力度,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产权变动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共征收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698万元。

三是推进非税收入改革。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将教育收费以外的非税收入纳入了基金预算或公共预算管理。征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7231万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非税收入6336万元。

四是强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机制,强化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资金安全运行体系更加健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110个,为本级财政预算单位的100%,累计支付财政资金16.5亿元。

五是稳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力度,共争取到上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48万元。全县乡镇运转经费达到1268万元,2014年增加262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均达到7万元,比2014年村均增加1万元。投入242万元用于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投入198万元用于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尽力解决国有农场实际困难,争取到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奖励补助金及国有农林场税费改革转移补助金76万元,支持我县国有农场发展。

4管理水平得到新提升。一是积极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加强对财政政策执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经常性检查,加大对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共对22家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查出违规问题资金138万元,财政管理监督整体合力得到提升。二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抓好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共培训会计人员700多人次,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继提高。三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规范评审流程,实行两评审两分离、互监督,财政局执行预算评审,审计局执行结算评审,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292个,送审6.58亿元,审减0.90亿元。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采购行为不断规范,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资金节约率不断提高。累计完成政府采购预算1.33亿元,采购合同金额1.19亿元,节约资金0.14亿元,节约率10.41%。五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按照摸清底子、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解决的原则,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将政府性债务控制在红线内。六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里九项规定,规范公务接待,严控三公经费,对全县124个行政事业单位厉行节约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全县车辆运行及购置经费公务接待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均呈现零增长和递减趋势。

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为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财政改革也迈入落地攻坚期。立足发展趋势,我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按照新《预算法》调整方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遵循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深化全口径预算改革,着手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大管理体制创新,严控政府债务风险,集中财力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保基层,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在确定全县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原则时,我们初步判断,国内经济处于新常态下的承压转型期,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难有很大改变,虽然中央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区间调控系列微调政策的实施,加上县委、县政府对经济指标回归常态、回归原点的理性调低,必将为我县经济带来回旋余地和增长潜力。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经济结构形成的不合理税源结构,致使我县收入过于依赖房地产业,可用财力、增长潜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制约了增长空间;加上近年高基数、高增长形成的低质量、高成本尚需逐年消化,意味着我县经济已经步入由量到质转型的艰难攻坚期,财政收入必将较长时期徘徊在中低速增长阶段。而支出方面,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都需要刚性投入,预算平衡的压力很大。因此,2016年,我们将收入组织的原则确定为适度从缓、休养生息、合理负担、质量优先;支出安排的原则根据新《预算法》关于 “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确定为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

根据上述要求,提出如下预算草案。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

公共财政收入拟安排35771万元,较2015年增加3545万元,增长11%,税占比为77%。地方财政收入拟安排23403万元,较2015年增加2319万元,增长11%

1、收入情况。财政收入总计211944万元。

1)地方财政收入23403万元。其中:国税2108万元,增长11%,地税13608万元,增长13.84%,财政7687万元,增长6.31%

2)上级补助收入170366万元。其中:财力性补助收入6533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05033万元。    

3)上年结转收入18175万元。

2、支出情况。财政支出总计211944万元。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218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6173万元;

教育支出32490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257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20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666万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6485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4445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5269万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29023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8538万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292万元;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4792万元;

金融支出15万元;

国土资源事务支出1515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21386万元;

粮油物资管理支出222万元;

预备费2000万元;

其他支出2005万元;

债务支出8327万元;

上解支出806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7546万元,其中: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2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80万元,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475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24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456万元。

2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7546万元,其中: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0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750万元,其他支出2696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三)部门预算情况

1、收入预算

部门预算收入总计为72586万元。其中:公共财政拨款66473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362万元;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1493万元;上级财政补助2327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收入700万元;其他收入803万元;上年结转428万元。

2、支出预算

部门预算支出总计7258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4755万元;项目支出27481万元;其他支出350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三、完成2016年财政预算的措施

(一)培植财源,转变方式,实现收入稳定持续增长。根据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手段,支持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引导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2016年,继续加强县域经济重点县旅游文化项目建设的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竞争性领域,财政由直接投入改为增加对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市场主体环境。同时把握新《预算法》关于依据区域因素设立分配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要求,实行由争资金到争项目,再到争政策为主的工作转移,确保上级转移支付稳步增长;实行综合治税专业化征管、系统管税信息化征管,看好重点领域、抓好重点行业、管好重点项目,依法征税、高效征税,确保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库。

  (二)落实政策,保障民生,实现公共支出精准安排根据新《预算法》要形成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型预算的要求,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将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保基层作为基本层次,优先保障干部职工到人支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保障基层组织良好运转。2016年,县财政继续保持教育资金适度增长,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产业引导资金、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和商贸物流发展引导资金的投入。确保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贯彻实施。继续加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拟安排村级组织运转资金2049万元,村均达到8万元;安排服务群众专项资金257万元;大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安排资金277万元,均确保基层良好运转。

  (三)厉行节约,提高绩效,实现资金严格规范使用。根据新《预算法》关于勤俭节约和绩效评价的要求,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财政供养人员以及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将产业引导类专项作为重点,推行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坚持先有事、后有钱,先有项目、后有资金,先有办法、后有拨付的分配原则。建立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分类处理机制,从2016年起,财政部门对结转资金统筹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不需要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和沉淀在财政账户两年以上的资金,一律视为结余资金收归财政,用于经济社会亟待支持领域。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编制预算绩效目标,完善绩效评价办法,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加强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四)细化编制,强化执行,实现预算科学透明管理。根据新《预算法》关于预算编制、预算公开、预算执行等要求,全面深化全口径预算改革,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细化到项,重点支出按经济分类细化到款;预算口径更加对应化,分财政和单位两个层次,对应设置账户,确保部门预决算口径一致。预算执行更加控制化,全面清理整顿财政专户,不得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户,同时对资金运行实行指标管理全覆盖,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确保不随意调整预算。预算内容更加公开化2016年,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公开部门预决算,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含涉密部门)实行公开,县重大民生政策性资金分配结果公开。

各位代表,2016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为推动全面小康通道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