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8 15:02 信息来源:通道县财政局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2020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县委、县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服务扶持企业及个体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创新收入征管机制,坚持依法治税,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精神,加大重点社会事业和民生投入,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质量,为全县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进一步培植壮大财源,强化收入征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积极推进中央、省、市促进发展政策的落实,根据科学发展要求和经济形势变化,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把握财税政策导向,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力争2020年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
1、打牢财政增收基础。一是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兑现优惠措施,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二是扶持企业发展。认真研究财税政策,落实好减税降费,把握国家、省级资金投向,进一步加大贴息、补助项目申报力度,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好财政服务;主动做好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政策衔接,引导和鼓励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继续抓好农业担保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财政资金放大效应,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大力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推进银企对接。
2、健全税收征管体制。一要排清查实税源。对照任务排税源,摸清税源保任务,掌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将财政收入任务落到实处。二要规范收入征管行为。按照实事求是、真实合理的原则,严格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做好应收尽收。三要优化收入结构。调整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四要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将全部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杜绝财政资金重复列收列支现象。
3、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各大项目建设步伐,合理利用我县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中央、省专项补助资金。
(二)进一步夯实“三农”基础,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对“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继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优化调整财政支持结构,增加县本级财政的支农投入,探索和完善资金整合、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格局。
2、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加强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绿色有机品牌和加工流通品牌。
3、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各项涉农补贴政策,认真做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补贴管理和发放工作,确保将各类涉农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4、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继续认真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加大对农民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三)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注重民生保障,建设公共财政体系
不断加大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三是继续支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加强文化惠民、全民健身、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投入。四是推进优生促进工程,支持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2、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就业资金投入,进一步推动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继续深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巩固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和保费发放工作成果;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加大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实施城乡一体的城乡低保工作规程;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临时救助、灾害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支持残疾人和老龄事业发展;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好有关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和供应,扩大廉租房覆盖面,切实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
3、加大财政监管力度。加强财政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业务工作责任追究力度,切实加强财政干部的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一是完善财政“大监督”格局。各业务股室、职能部门都必须认真过错履行法定职责,对归口单位财务进行管理与指导、对归口项目进行跟踪问效、对监督管理职责予以落实。二是完善事前监督机制。要对部门预算编制进行监督,自觉依法接受人大、审计监督,增强预算透明度。三是强化绩效监督工作。进一步抓好强农惠农资金监督检查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不断规范财政纪律。
(四)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县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要高度重视、精准施策,妥善得当,确保平稳过渡。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按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立足特点、精心谋划,精准施策、高效落实,全力以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狠抓问题整改,主动自查自纠,坚持抓常抓长,全面提升环保工作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实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内民主生活形式和内容。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综治和维稳工作,抓好平安建设,切实提高民调综合满意度。三是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妇女、儿童、老人工作责任。四是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财政系统安全事故“零发生”。五是坚决做好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