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民政局 > 规划计划

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12-31 14:28 信息来源:通道县民政局


2023年,县民政局党组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关切民生保障,重视互助养老、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聚焦乡村振兴,确保安全生产,履职尽责,强化保障,大力推进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高质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县民政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直机关工委总体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坚决贯彻以党建促业务这个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重点工作,开展100余次“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二)多措并举,认真抓好绩效考核工作。局党组定期研究市对县和县本级绩效考核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细化分解考核项目,加强与省、市对接,做到一月一调度,确保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养老服务真抓实干基础进一步夯实,我县养老服务真抓实干工作及民政业务典型经验被《中国社会报》《健康报》《怀化日报》头版和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湖南首页头条、怀化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

(三)精准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全面完成省级重点民生实事工作。①农村低保:全县农村低保指导标准为5004元/年/人,截至12月底,我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352户,5580人。全年新增45户122人,退出11户42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845.99万元。②城镇低保:全县城镇低保指导标准为650元/月,全面完成精准救助改革,截至12月底,我县共有城镇低保对象648户,1059人,全年累计新增93户122人,退出630户870人,累计发放城镇低保资金622.08万元。③特困供养:全县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指导标准为845元/月/人,农村特困基本生活费指导标准为600元/月/人;分散供养全护理标准为6240元/年/人,分散供养半护理标准为3600元/年/人,分散供养全自理标准为1920元/年/人;集中供养全护理标准为14400元/年/人,集中供养半护理标准为9600元/年/人,分散供养全自理标准为3600元/年/人。截至12月底,我县共有特困人员729人。按供养类别分为城市特困34人,农村特困695人;按供养方式分为集中供养对象172人,分散供养对象557人;累计新增132户133人,退出34户34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664.23万元。④临时救助:截至12月底,我县临时救助共救助1068人次,发放救助金105.81万元。我民按照省厅要求,和县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在乡镇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的通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并分两批次下拨临时救助金到乡镇共计100万元。

2.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为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2023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从1月开始,分别提标到每人每月80元,按月发放到位,全面完成重点民生实事指导标准。截至12月底,全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22444人,179.87万元;重度护理补贴累计发放40325人次,322.8万元,两项合计发放502.67万元。

3.扎实推进精准救助。出台《关于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通知》(通民发〔2023〕35号)、《通道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算评估实施细则(试行)补充规定》(通民发〔2023〕33号)等文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加强动态调整。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对符合条件人员做到应保尽保,对因死亡或其他原因不再符合条件的,做到应退尽退,对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发生变化的,做好及时调整;二是优化各类救助事项办理流程。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由县民政局牵头,与卫健、医保、教育、残联等部门之间强化信息互通和数据比对,协同筛查因病、因学、因残、因突发严重困难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特殊困难的群众,并及时反馈给乡镇,督导乡镇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四是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推进利用“智慧民政”手机APP实施社会救助线上申报。

4.开展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复核审查。为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动态管理,于2月至6月,开展了全县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复核审查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于2月10日召开全县城乡低保年审工作培训会,就年审工作进行了层层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对11个乡镇的年度审核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督促和指导,通过面上检查、指导和入户抽查等方式指导督促各乡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年审工作。二是严格落实乡镇主体责任。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方式,扎实做好政策宣传、入户核查、自纠自查、档案整理、接访维稳等工作。加强对年审工作力量的调配,充分利用社工、村四支队伍等工作人员开展信息核实比对,按照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对变动情况进行及时研究,及时审核上报,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保障核查质量。三是综合多种方式开展审核。年审采取“线上审核与线下实地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审核主要以我局信息核对中心通过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进行数据比对。线下审核主要以乡镇为主,由各(村)居委会对现有低保对象信息情况入户进行实地核实比对,乡镇根据各村核实变动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并出具处理意见,报我局信息核对中心。四是开展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精准核对。为了掌握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的最新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本着客观、公正、高效、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局拷贝2023年2月份全县在册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数据,到相关部门进行最新数据核对,依法依规开展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依法保护核对对象的合法权益,全面精准核对救助对象的最新家庭经济状况信息。2023年6月底全面完成年审工作和有疑似问题的线索的核实工作,截至6月底共清退城乡低保231户411人,其中:农村低保91户241人,城镇低保119户149人,特困对象21户21人。全县新增特困对象57户58人,城乡低保对象90户186人(其中城镇4户4人,农村低保86户182人),精准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12月,全县低保、特困、低边、临时救助对象新申请核对共2643户9763人,其中核对医疗救助申请对象993人。复查核对社会救助对象4797户13932人。

(四)推进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工作

1.持续推进农村互助养老。今年8月3日召开了全县农村互助养老现场会后,提炼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工作要点”,指导全县互助养老工作,推广建设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站76个,做到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四有:一是有明显标志,根据全市要求统一了标识标牌;二是有设施设备,根据需要配备了桌椅板凳、电视机、卡拉OK音响、娱乐活动设备、取暖设备等;三是有服务人员,各村明确了至少一名农村互助养老牵头人;四是有服务台账,村内建立老年人养老台账,明确了每一名老年人的赡养主体;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照料台账,明确了特殊困难老年人照料人;建立活动开展台账,明确了享老聚会活动内容。

2.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全县纳入住建监控的12个建成小区已落实10个小区落实了场地、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统一标牌标识。与居家养老服务公司“福祥瑞”公司签约,连锁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已全面开展运营。

3.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一是根据需要配齐必要的助餐设备,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站开展助餐服务,包括建立助餐点、开展集中助餐和送餐服务等,在大高坪乡1个村、坪坦乡4个村,其余乡镇各3个开展农村助餐示范点建设;二是在双江镇城区和县溪镇签约社会餐饮企业4家(即“长者食堂”),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老年餐,并通过志愿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优惠送餐服务;三是结合本地老年人既有活动区域,签约一家中央厨房,建设一个特色助餐点,探索规范化、标准化助餐业态。

4.补充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依托乡镇敬老院和社区闲置资源建成7所(县溪镇、播阳镇、牙屯堡镇、双江镇、陇城镇、溪口镇、菁芜洲镇)乡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统一标识标牌,并结合社工提供全托、日托、上门照料等养老服务。万佛山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设备正在配备中。

5.强化排查,确保应保尽保。一是部门联动做到精准高效。多部门参与,县、镇、村三级联动,深入到偏远乡镇、村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摸底排查,坚持重点人群逐户核查原则,确保不漏户、不漏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民政、教育、妇联、公安等部门信息比对,真实全面掌握全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底数,切实保障困境儿童“生活有保障”“教育有保障”“监护有保障”,进一步提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精准度。二是指导各乡镇对辖区内人口进行系统排查,通过邻里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认定,发现符合条件儿童及时按程序纳入保障,确保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建立基础信息台账,督促各乡镇将符合纳入保障的儿童身份信息及家庭情况信息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

6.加强保障,落实政策措施。按照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1100元的标准按时发放基本生活救助金(2023年提标后),并通过全国儿童福利系统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做每月资金计划,对已超龄儿童仍继续读书的提供所在学校开具的就读证明继续享受生活补助及慈善助学金,确保生活得到保障,同时加强教育保障和关爱保护,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切实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物质生活和精神关怀保障工作。截至11月底,全县孤儿共计11人,发放基本生活费13.94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共计65人,发放基本生活费49.7557万元;慈善助学1人,发放金额1万元。截至12月,全县80至89岁老人有4756人,90至99岁老人有503人,100岁以上老人10人,累计发放15763人次,共发放高龄补贴1583630元。

7.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微信,广播、公众号,政府网站、发放宣传册和入户宣传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等救助政策,传递党和政府对孤儿、事实无人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全面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共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政策宣传资料500余份,宣传媒体发布儿童保护关爱等相关内容10余条;开展公开宣传普法活动2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

(五)有序推进社会事务工作

1.全面推进婚姻登记管理。截至12月底,共办理结婚登记881对,离婚登记384对,补发结婚登记103对,补发离婚登记16对,全部合法有效,登记合格率100%,确保“零差错”“零投诉”,受理登记服务网上预约29对,其中结婚登记预约12对,离婚冷静期预约17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35次,达70余人次,颁证服务64人次,共调解离婚纠纷起65起,其中调解和好3起,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61起,转入诉讼程序1起,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56 起,接待当事人来访提供法律咨询达65人次,服务婚姻登记档案查询120人次,开展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6场次,现场接待群众解答问题28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500余份。

2.持续抓好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主动救助”的原则,截至11月,救助人数达60人次。

3.全面推进县城殡葬改革。2023年我县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县殡仪馆的监督管理,为广大治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殡仪服务。在县城区域全面实行集中治丧殡葬服务,村集中治丧率达100%,截至11月30日共开展悼念守灵业务126场次,实体火化业务145具次,同比去年同期实体火化业务79具次的数据相比,火化业务使用率提高84%,我县殡葬事业火化观念逐步提高。

(六)做好慈善扶危济困工作。

1.积极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由湖南佳惠百货、湖南怀仁大健康产业集团向我市慈善办捐赠“迎新春送温暖”慰问物资,其中棉被200床,大米100袋,食用油200桶,为我县100户重点特困对象、低保户、困难孤儿、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众送去了慰问,为我县42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1户城市困难对象和37户农村困难对象慰问送去了慰问。

2.积极组织开展腾讯99公益日“情系老小善行通道”子项目募捐活动。9月7日至9日三天募捐日,共收到142个单位及个人参与捐款,捐助资金271736.91元,获得配捐资金15882.96元。一是建设长者食堂。为突出家庭养老基础作用,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农村互助养老结对关爱“五社联动”机制,实现互助养老多样化供给和多元化服务。我县充分利用互助养老服务对社区孤寡困难老人“用餐难”问题,筹款15万元,在我县选定5个建设条件比较好的社区点按3万元每家的扶持标准建设“长者食堂”。二是特殊困难老人关爱行动。以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基点,筹款10万元,以500元/户的标准重点为200户特殊困难老人送去生活助餐补助、医疗补助或节日慰问;三是积极开展因贫、因病而面临辍学的贫困生救助活动。全年共资助2023年考入全日制二本以上大学且品学兼优、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34名,每人3000元,合计102000元;共资助2023年初中毕业考入县一中就读高一的22名贫困学生,每人2000元,合计44000元。2023年共计发放慈善助学资金146000元。

(七)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1.有序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一是开展社会组织登记。我县共登记有社会组织85家(社会团体6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5家),2023年度社会组织年检应检82家,实检69家,13家社会组织正在办理注销申请,参检率100%。二是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回头看工作。完成了全县8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任务,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三是全面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完成年检社会组织82个,实际年检单位69个,13家社会组织正在办理注销申请,年检率100%。四是全面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回头看工作。完成全县8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任务。

2.顺利完成湘桂黔三省区边界界线界桩联检工作。以联检促进矛盾解决,做到常态化管理。坚持不懈地抓好界线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增强沿线广大干部群众管界意识,把湘桂线打造成一条民族团结、平安和谐的示范线,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注重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动了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加强了社区干部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存在的不足

(一)财政资金缺乏。民政工作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来支撑,可是现实却是资金短缺,这不仅给民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还直接影响到了民生问题的解决。由于资金的缺乏,许多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等项目实施难度增加,各类社会福利项目得不到充分落实。

(二)协调机制不足。在民政工作中,机制的健全与否是很重要的。县级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机制,往往会导致工作推进缓慢,导致民政工作中存在着部门数据共享协调难度大的问题。

(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待加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均衡,促使出现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社会大问题,侵害儿童合法权益也多是在这个群体发生,如何发挥好村(居)儿童福利主任作用,加大政法部门打击力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困难。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精准救助水平。持续加大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切实提升精准识别水平,实现差异化低保保障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退则退”,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二)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养老设施建设项目,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城区全覆盖,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和村(居)监督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政局

                                                                                                       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