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应急管理局 > 规划计划

2021年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10 16:59 信息来源:通道县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市、县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重要指示精神。重点抓好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综合协调等工作,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2021年3月被省政府授予湖南省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通过示范创建,不断强化基层安全发展意识,夯实基层安全发展基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得到完善。按照构建大应急格局的思路,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为主任的县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减灾委员会,形成了“三部三委”的大应急格局。同时,组建14个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在乡镇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村(社区)设立应急服务站,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一体”的大应急体系。积极探索由“三个必须管安全”向“三个必须管应急”的转变,制定出台了《通道侗族自治县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职责》《通道侗族自治县应急工作考核办法》,严格落实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政治责任,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高压监管。按照中央、省、市、县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及“打非治违”工作要求,县安委办会同县直有关成员单位及各乡镇全力以赴,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了“打非治违”年度目标,细化各乡镇、各单位、各企业的责任和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整个行动有序有力有效,确保了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县相关职能部门共开展督导检查2230次,检查单位4114家,排查隐患3766处,其中:一般隐患3720处,已整改3607处,整改率97%,重大隐患46处,已整改44处,整改率95.65%;行政处罚336次,责令停产整顿25家,关闭取缔14家,罚款165.546万元,行刑衔接移送司法机关1人,约谈警示13家,联合惩戒1家。

(三)矿山、危化品和烟花爆竹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组织开展以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经营单位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共组织检查86次、检查企业39家,对12起非法违法储存烟花爆竹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对危险化学品装卸安全范围排查3次,收缴非法经营储存的烟花爆竹62件,行政拘留12人,立案查处13起,行政处罚224870元,依法关闭非煤矿山1座。

(三)消防和森林防灭火紧抓不懈。结合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和“双随机”检查,强化监督执法工作。截至目前,共检查单位529家次,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445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40份,下发临时查封决定书2份,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6份,罚款196750元,关停3家,提请县级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8家,分级分类对重大火灾隐患“点对点攻坚整改”,切实推动火灾隐患按时限销案摘牌,确保了辖区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层层压紧压实森林防灭火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实行包村包组包户,护林员进村进寨进户宣传,增强全社会森林防火意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今年以来我县共查处、制止违规用火47起,行政处罚3人,刑事处罚2人,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野外火源,确保森林防灭火形势稳定。

(四)防汛抗旱有效应对。入汛以来,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坚持靠前指挥,实行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县级领导联乡责任制,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和防指成员单位责任。县防指根据每轮强降雨实际,及时召集应急、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城市管理、交通、住建等部门进行及时会商研判,加强汛情分析研判、精准监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做到时间精准、区域精准、程度精准,让人民群众早知晓、早防范,确保我县实现不因灾死亡一人,不垮一库一堤一坝的目标。

(五)防灾减灾有序开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救灾工作的首要位置。精准绘制“四张网图”整合现有资源力量,绘制了通道县风险隐患点分布图、通道县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分布图、通道县应急物资分布图、通道县救援力量分布图等“四张网图”,为灾难事故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会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六)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编制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分级建立消防救援队伍,形成“县消防救援大队+乡镇专职消防队+村寨义务消防队”的联勤联动灭火救援力量,目前县级应急队伍3支、乡镇应急队伍11支、村级应急队伍152支,总人数6748人。同时积极推进乡镇应急能力建设,严格按照应急能力建设乡镇“六有”、村“社区”“三有”标准配备到位,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一体”的救援体系。2021年乡镇应急能力建设重点民生实事指标为8个乡镇,目前已超额完成了9个乡镇的建设。

(七)物资储备能力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我县对救灾物资储备从静态和动态储备两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为了提高基层备灾能力建设,投入98万元了购置了帐篷、防滑链、铁铲、应急灯等救灾物资;投入12万元购置了无人救援机;投入100万元购置了100台消防机动泵,为11个乡镇进行配发;投入40万元购置2台大型移动发电机,确保救灾物资储备充足。动态储备,主要是与各大超市、工厂等签订物质代储协议,确保了大米、油等基本生活物质和沙石、木材等应急救灾防灾物资的储备充足。

(八)应急值班值守不断规范。应急指挥中心从成立之日起,实行严格的半军事化的管理,建立了《应急值班值守制度(试行)》《值班领导工作职责》《值班长工作职责》《值班员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县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有力保障了市、县、乡、村四级风险感知灵敏度、会商研判精准度、抢险救援科学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县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尚处于探索期、构建期,相关工作制度还需进行磨合健全,相关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防和救等职责界限不清等问题依然一定程序存在,尚未打造出一支“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二是应急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有待提升。运用新科技、新技术推动应急管理的科学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手段在安全监测预警、执法监管、指挥决策、救援实战中的运用仍然占比较低,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还有待加强。

三是应急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执法装备、应急救援装备、森林防灭火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较为普遍。执法队伍人员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基层应急干部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不强,对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和应对处置经验不够,对突发事件报告不够规范,应急响应不够迅速,现场处置能力有待提升。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织牢应急管理网络。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作用,落实行业领域分类监管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优化配置管理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应对的应急联动机制,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完善调查评估、应急预警、应急联动、应急协调、应急保障等工作机制,做到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军地协同、运转顺畅、处置高效。

二是推进应急能力规范建设,提升处置能力。对照建设标准,督促乡、村两级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乡镇第三批应急能力建设达标工作,同时争取“应急救援集训基地”专业训练场地扩建项目获批,申请配备有关专业训练器具设备和应急救援物质装备外,利用应急救援集训基地,邀请救援专家在培训基地不定期分批有序开展对全县成员单位及乡镇和村级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进行专业救援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加强联合执法,深化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为抓手,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高职责,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来部署落实,确保工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