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牙屯堡镇 > 文件通知

2024年牙屯堡镇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1-15 11:08 信息来源:通道县牙屯堡镇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通道侗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的县庆之年。我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积极融入“五新四城”发展战略,助力通道“四县”建设。以打造“产业兴、百姓富、农村美”的新牙屯堡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加快项目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不断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奋力谱写牙屯堡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一、奋力推进产业发展,在绘就乡村振兴画卷上展现新作为。不断壮大中药材产业。大力推进牙屯堡万亩高标准油茶产业园建设,全面推进油茶林扩面提质,推动油茶产业与文旅、科研、康养等业态深度整合,计划完成油茶新种面积3000亩。大力发展钩藤种植,在金殿村、文坡村油茶基地套种钩藤1千亩以上,对有条件的村,发动农户实施整村推进。继续发展黑老虎特色种植产业。持续发展林下种植。扩大通坪黄精、淡竹叶基地至千亩以上,加快开发政府林场,利用村旁、路旁、房前、屋后等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逐步将林下经济打造成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促进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深入推进国储林建设。继续推进2023年已签约国储林项目落地,开展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全面打造高标准、多功能、高质量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促进“绿色颜值”变“生态价值”,带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二、不断推动文旅繁荣,在升级文旅融合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发展文体旅事业。充分运用牙屯堡镇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以文化体验、文化观赏为主的系列文化活动,精心筹备2024年大戊梁歌会、“戊梁飞歌·‘乡’当怀味”——民俗文化周周乐活动,力争打造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湖南“村晚”。丰富金殿稔缅节、文坡恰坪偶歌会、通坪鱼羮节等民俗节会。办好2024年“环三省坡村BA”篮球联赛和牙屯堡镇村民运动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丰富文旅业态。将侗族文化和大戊梁文化元素融入牙屯堡镇业态布局,打造周周乐综合采摘园。推动埋头鲤产业全鱼制品、鱼苗、活鱼等方面不断壮大。加快培育“夜经济”,通过“村集体+能人带动”形式,融合文化、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业态,推动大戊梁广场“夜经济”一条街提档升级。坚持周活动、年节会,倾力打造边贸重镇,在大戊梁歌会举办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湘桂黔特色产品展销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深挖资源特色,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力争将大戊梁文化广场建设成为3A级景区。推动非遗价值转化。加快文坡村侗锦织造产业发展,抓住浏阳市对口帮扶契机,借鉴浏阳夏布推广经验,继续传承和挖掘民间精湛纺织技艺,打造文坡村侗锦坊为国家级非遗工坊,推出时装、围巾、文创等含侗锦元素产品,扩大侗锦及周边产品销售,提高人民群众收入。

三、持续加强项目建设,在积蓄经济发展后劲上展现新作为。全力争资立项。进一步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全力包装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好项目。摸清中央、省、市、县政策、资金重点和方向,吃透政策,精准谋划,抢抓时机,主动向上汇报衔接,超前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全力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纾困解难。突出招大引强培优,围绕文旅、农旅、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脚步“走出去”“引进来”,利用牙屯堡镇商会、驻广州流动党支部,搭建沟通服务“桥梁”,吸引在外湘商、乡贤、党员返乡创业。全力快推大干。高站位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大局,加强与广西铁路部门交流合作,积极谋划牙屯堡公铁联运货运站点建设,加快推动油茶、钩藤、淡竹叶等本地货源及周边地区货源从公铁联运货运站融入怀化国际陆港通关编组,打造辐射湘桂黔的国际货运集结中心,争取恢复牙屯堡火车站客运上下客,增加集镇人流、客流、物流。全力配合县相关部门完成太平山风电、金殿风电项目开发。继续推进牙屯堡—独坡公路建设。加快小河流域治理。

四、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上展现新作为。着力实施民生保障。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重点关注监测户、低保户、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着力解决养老、住房等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完善特困、低保、残联等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加大与浏阳对口劳动力输送,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持续推进全民参保,确保脱贫人口参保率100%。坚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挥教育基金会作用,持续加大表彰力度,巩固提升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实施好示范村、重点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升级打造老街—镇政府路段,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全面推进“三长”工作。坚决落实好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推动“三长联动、一巡三查”,不断提升镇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从严保护森林资源,毫不放松抓好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扎实开展生活污水和河道治理,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筑牢安全防线。全面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紧紧围绕“三坚决两确保”目标,持续推进学生防溺水、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团寨消防、建筑施工、燃气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隐患排查等各项工作,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面加强平安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管控,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三源”共治工作。创新法治信访宣传手段,全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不断充实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力量,推动联合办案,确保镇域和谐稳定。

五、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在打造清廉勤政政府上展现新作为。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化落实政府法律顾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增进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全面推进严格公正执法,加快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始终坚持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四个一”服务制度,规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管理,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加强干部作风警示教育,抓实干部日常监督,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管理。践行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创先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