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法规 > 县政府办文件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7-11-08 00:00 信息来源:通道县人民政府

  • 索引号:TDX-000/2017000230
  • 文号:通政发〔2017〕5号
  • 统一登记号:
  • 公开方式:
  • 公开范围:
  • 信息有效期:2019-11-08
  • 签署日期:2017-11-08
  • 登记日期:
  • 所属机构:县政府办
  • 所属主题:
  • 发文日期:2017-11-08
  • 公开责任部门:

1e23b220a5fd4479aeee2f93fc085b77.jpg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1514)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县油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植富民强县支柱产业,促进林农增收,实现油茶产业精准脱贫,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规划、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巩固提高、绿色发展、产业带动、精准脱贫的目标,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科技支撑和机制创新为手段,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油茶示范庄园和新型经营主体,做优做强油茶生态产业,将其建成重要扶贫产业、致富产业,实现精准脱贫和农民致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开发,立足绿色发展,科学制定和实施油茶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严禁在生态红线范围及生态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其它禁伐减伐范围等重点生态区域开发种植油茶,把油茶产业建设成生态、富民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坚持油茶开发四禁止三不栽二不求一落实政策。即禁止逾越生态红线,禁止毁坏生态公益林,禁止毁坏天然商品林,禁止在其它禁伐减伐区域开发;土壤脊薄、土层厚度小于40公分不栽,海拔超过800米不栽,陡坡不栽;不求大面积集中连片栽植,不求全垦整地;对开发过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要求落实好水保措施。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在油茶开发中发生水土流失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对违反规定擅自开发的,不安排油茶扶持项目,不下拨专项扶持资金。

(二)坚持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输血造血并重,充分利用上级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我县在自然环境、人力资源、林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油茶产业培育成为贫困村和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产业和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对象共赢。

(三)坚持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户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地林地、油茶资源情况和农民意愿,引导农民、企业选择适合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的模式和方式,帮助农民、企业制定油茶发展计划、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企业发展。

(四)坚持新造高产林与改造低产林相结合的原则。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在适宜新造油茶林的林地营造高产油茶林,对需要改造的现有低产油茶林进行及时改造,通过新造与改造并举,实现油茶的丰产、优质、高效,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三、目标任务

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确定三个一的目标。即从2018年起,利用三年时间新植高产优质油茶3.6万亩,低改油茶6.4万亩,到2020年,全县油茶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20182020年新造油茶林进入盛产期后,全县年产茶油1250吨以上,全县茶油生产年产值1亿元以上;全县一大批林农通过油茶产业增收脱贫,全县参与油茶产业开发的农户达1万户以上,全县油茶林基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到2020年,全县建成100亩以上的标准化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总面积10000亩以上(其中1000亩以上的标准化油茶种植示范基地5个以上);100亩以上的油茶种植产业扶贫基地11个以上,总面积1100亩以上;建立面积300亩以上的油茶低改示范基地4个以上,300亩以上的油茶示范庄园3个以上。

四、工作重点

(一)抓好高标准示范基地及油茶示范庄园建设。以牙屯堡镇、坪坦乡、陇城镇、双江镇为重点,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标准化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油茶种植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油茶低改示范基地和油茶示范庄园,形成高标准油茶林基地示范群,带动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油茶示范庄园建设,达到造景、造园、造福的目的。

(二)抓好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通过县林权交易服务中心等平台,帮助油茶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等迅速集约林地。二是要加强融资服务。金融机构要根据油茶及其产业特点,创新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优先支持发展油茶产业,通过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小额贷款等办法,扩大面向造林主体和油茶加工企业的信贷资金规模,简化贷款手续。要积极发挥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大引资力度。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油茶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和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开发油茶产业,促进油茶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要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与湖南省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学术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大力引进、研发、推广油茶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切实提高油茶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油茶产业发展风险,提升油茶产业整体效益。加快推进油茶生产机械化作业,加强油茶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油茶培管技能培训,提高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的防控能力。

(三)抓好经营机制创新。加快林地有序流转,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农户以土地、扶贫资金等形式入股,积极创新林权变股权、补助资金作股金、林农当股东、保底分红、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兼顾林农、企业利益,实现多赢。积极探索推广油茶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健全“公司+庄园+农户”、“公司+合作社”、大户承包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推进油茶经营主体“庄主”化,即种植管理主体由“公司+基地+农户”变为“会员+庄园+公司”,引导农业大户、本土外地企业主、农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成为油茶庄园主。要进一步落实、完善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依法及时给油茶经营者颁发不动产登记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发展油茶的积极性,破解企业、大户等规模化经营碰到的采摘难、管护难和土地流转难等问题。大力推广油茶林套种,鼓励发展林下经济

(四)抓好创品夺牌建设。油茶深加工是油茶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培育知名品牌将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将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要支持盛峰油业有限公司打造自主品牌,并鼓励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我县应用其知名品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扶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油茶产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有关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2018年至2020年,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油茶发展项目资金;县级财政整合上级油茶发展项目资金和本级扶贫及其它有关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共8320万元用作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油茶新造基地建设和油茶低改基地建设。

1.对标准化油茶种植示范基地(要求连片成块面积100亩以上,基地全部按相关标准开筑水平梯,有生产道、节水池等基础设施,使用2年生以上良种容器苗栽植,栽植密度控制在70-90/亩,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第二、三年造林保存率80%以上,造林当年及第二、三年每年抚育2次以上,管护到位,无人畜破坏及严重病虫害及其它灾害危害)分三年共计补助2000/亩,其中,第一年验收合格的补助基地整地和良种苗木费1600/亩,第二年和第三年抚育培管验收合格的,每年再补助200/亩。

2.对面上油茶种植基地(要求连片成块面积1亩以上,使用2年生以上良种容器苗栽植,栽植密度控制在70-90/亩,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第二、三年造林保存率80%以上,造林当年及第二、三年每年抚育2次以上,管护到位,无人畜破坏及严重病虫害及其它灾害危害)分三年共计补助1200/亩,其中,第一年验收合格的补助基地整地和良种苗木费800/亩,第二年和第三年抚育培管验收合格的,每年再补助200/亩。

3.对油茶低改暨油茶抚育改造基地(要求连片成块面积1亩以上,采取了林地清理、密度调整、整枝修剪、垦复深挖、蓄水保土、合理施肥、劣株改造、病虫害防治等等综合措施,且验收合格)一次性补助500/亩。

4.油茶示范庄园参照标准化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进行奖补。

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完成的油茶种植产业扶贫基地按《通道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奖补。

6.油茶新造及油茶低改所需的高产、高效的油茶苗木原则上由县林业局统一采购,采购所花费的资金列抵补助资金。

(三)明确职责分工林业、农业、扶贫、财政、发改等部门负责向上争取相关涉农项目资金,财政部门负责整合及补助资金兑现;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任务分解及下达、苗木及肥料采购、技术指导及服务、县级验收(对标准化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及100亩以上的面上油茶种植基地、100亩以上的油茶低改暨油茶抚育基地实行全查,对其它基地按面积10%的比例进行抽查)等工作,并配合财政部门做好补助资金兑现工作;乡镇负责项目实施及乡级验收(对本乡镇油茶林建设基地进行全查)工作,并配合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做好规划设计、技术服务、补助资金兑现等工作;审计及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有关资金的审计、监督。

(四)保障工作经费当年全县油茶新造完成面积在5000亩以下的,工作经费按40/亩安排;在500110000亩之间的,按60/亩安排;在10000亩以上的,按100/亩安排;油茶低改工作经费按10/亩安排。工作经费按55的比例分别安排给县林业局和乡镇人民政府。

(五)加强档案管理。建立通道县油茶项目营造林信息库,实行项目数据化管理,各项资料数据电脑储存。建立油茶项目档案室,专人管理,保证资料完全,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六)健全考核机制。建立油茶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从2018年开始,将油茶产业发展任务纳入县委、县政府精准脱贫和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建立健全调度、通报、考核督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工作进度、建设质量、建设成效等内容实行督查、评价、考核,督察考核结果将在全县进行通报。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7116

35f8a9e4f20140da8bd7114606a653aa.jpg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