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5 13:50 信息来源:通道县人民政府
为加快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持续增强市场发展活力,引导经营主体提振信心,巩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追赶势头,推动我县经营主体多生成、快成长、早做强,实现经营主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深入实施主体强身行动,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以怀化国际陆港为战略支点,加快推进“5+N”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到2024年末,全县经营主体结构更加优化,各类优质经营主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实有经营主体达到18454户以上,其中企业达到3434户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1户、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达1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户、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新增6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5户以上、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1户以上、外商法人企业新增1家、“个转企”新增14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家、外贸实绩企业突破11家。
二、工作任务
(一)实施经营主体梯度培育计划。实施“新增规模工业企业”行动、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倍增工程。大力推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经营主体总数新增1302户,企业新增496户,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806户,“个转企”新增14户。(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统计局、县金融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企业链式发展水平。坚持“链主、链长、链生态”协同发展,围绕“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5+N”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链专班工作机制,紧扣产业链堵点卡点精准提升招商引资质效,针对性做好用工、用能、用地、融资等要素保障。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箱包皮具、中医药三大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优势企业向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方向发展,着力构建上下配套、主配协同、集聚发展的良好生态,支撑产业竞争实力整体提升。(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局牵头)
(三)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申报实施科技项目,建设研发机构和孵化载体,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户。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加大对企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培育和支持,鼓励更多科技人员在企业转化应用科技成果。(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局牵头)
(四)支持外资外贸企业发展。加快构建纵向统筹谋招商、横向协同抓招商、多样形式促招商的大招商格局,持续加强生产型外贸企业和优质贸易型企业的培育招引,优化提升外资外贸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壮大外资外贸经营主体。(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局牵头)
(五)大力推动湘商回归。全力协助办好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抢抓春节、清明、中秋等黄金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湘商回归”系列对接活动。力争全年湘商回通投资新注册企业7家以上,湘商回通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县工商联、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快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促进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健全行政保护体系,力争专利纠纷行政裁决(调解)案件办结率年增长率达20%以上。开展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地理标志使用率达70%以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
(七)持续推进返乡创业。大力开展返乡创业主体培育行动。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农广助农”产业领军人才培训、“三农”干部走出去培训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培育返乡创业人才。继续推进返乡创业综合工作争创全省农村创业典型县。综合认定一批返乡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和服务指导站。积极组织参加“乡村追梦人”三湘行宣传推介活动,讲好返乡创业故事,传播返乡创业声音,进一步营造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八)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围绕构建“5+N”现代化产业体系,编制县属国有资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重点行业布局指引,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设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支持国有企业按计划、有步骤开展增量投入、技术攻关、资源整合、场景建设,推动国有企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加力并购重组,加快构建通道国资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县财政局牵头)
(九)加快质量强县建设。以质量强链工作为抓手,争取实现省长、市长质量奖“零的突破”,围绕“5+N”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培育质量强县建设领军企业。深入实施通道品牌建设工程,推动“通道产品”向“通道品牌”转变、“质量强县”向“品牌强县”跃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
(十)加强标准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标准化创新型企业培育,企业标准对标达标工作,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起草出台《通道侗族自治县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围绕茶油茶叶、柑桔水果、冷链物流、箱包等产业鼓励制定县级地方标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
(十一)常态长效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不折不扣落实稳经济政策措施,多渠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速释放政策红利。坚持县级统筹、属地负责,分级分类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振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让经营主体在通道生得出、长得大、发展得好。(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提升涉企政务服务质效。持续推进个人、企业、项目三个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落地,进一步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企业和群众办事纸质证照免提交率提升至60%以上。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加强各领域监管数据的归集治理、共享分析和有效应用。加快推进“湘易办”超级服务端涉企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政策兑现服务、营商地图服务。持续深化“三集”审批,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实现高频事项90%以上“一件事一次办”。力争实现政务服务“零差评”“零投诉”。(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住房和建乡建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牵头负责)
(十三)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完善纳税人缴费人标签标识,依托电子税务局常态化开展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实现“政策找人”“政策上门”。持续优化升级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为享受税费优惠提供信息化支撑。认真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各项措施,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政策更便捷、更省心。(县税务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制造业金融服务,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全县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首贷培植,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箱包皮具、中医药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开展“科技金融八大行动”,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加大企业“走出去”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县金融办牵头)
(十五)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着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及时清理和废除影响和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配合省级部门开展反垄断工作,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维护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加强重点领域违规收费行为治理,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各成员单位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工作保障
(一)健全组织领导。以通道侗族自治县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机制办公室为基础,成立实施主体强身行动工作专班,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协管副主任任召集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局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统计局、县金融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工商联、县税务局等,专班办公室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
(二)强化督导考核。严格执行“旬调度、月通报、季讲评”机制,定期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推进主体强身行动工作开展督促指导,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压茬推进,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大抓落实督查激励、绩效考核评价、商事制度改革考核等范畴。
(三)严格责任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细化工作目标和配套措施,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完善推进台账和责任清单,实行清单式管理、跟踪式问效、靶向式攻坚,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目标。
(四)确保持续发展。每月汇编工作专刊,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经验做法,落实信息报送、日常调度、调研督导、评价考核制度,积极营造崇尚创业、鼓励创新、壮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凝聚工作合力,推动经营主体量质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