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5 13:53 信息来源:通道县人民政府
聚焦“双百”目标,按照市委“一核两带三区”布局,为深入推进推动会靖通洪打造文化旅游先导区建设,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会靖通洪打造文化旅游先导区建设目标,按照“一心一廊三区”的产业聚合空间结构布局,深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旅游集散地建设,不断繁荣百里侗文化旅游长廊旅游业态,全力加快生态休闲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和原生态侗族文化保护体验区建设,引领带动全县旅游业齐头并进,形成以旅游业驱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的“一业驱四化”格局,全面激发区域发展潜力活力,力争全县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优势互补性进一步增强,全面推动文化旅游示范县建设。
二、工作任务
(一)强化县城旅游集散地的引领功能。把通道县城建成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县城、文旅县城、康养县城,建成全县文化艺术中心、综合集散中心、城市休闲娱乐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
1.大力推动县城双江河风光带建设。加大森林城市建设力度,以双江河为纽带串联各旅游景点,规划建设风光业态,两侧完善酒店、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带动县城繁荣民俗、歌舞、农旅、节庆等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支持健康养老综合服务基地、度假村、民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牵头,湖南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经建投公司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重点开展县城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萨岁广场片区为主的侗文化体验区、百丈崖公园片区为主的森林漫步区、枫树湾公园片区为主的康养休闲区、产业开发区片区为主的产业建设区的县城旅游布局,实施通道产业开发区梅花坪标准化厂房及配套附属工程、独岩景区提质建设、萨岁广场及演艺中心维护、县产业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一批项目。认真承办湖南省红色旅游文化节。(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不断繁荣百里侗文化旅游长廊旅游业态。加大通道侗寨风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完成县城至皇都骑行步道建设项目,实施皇都旅游服务中心项目、通坪旅游公路绿化提质项目。(湖南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牵头,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经建投公司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全力加快“三区”建设。
1.重点建设以万佛山景区和木脚片区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区。抓好万佛山景区运营管理,繁荣越野露营、农旅体验等旅游业态,推动木脚景区全力创建国家4A级景区。(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牵头,湖南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重点建设以通道转兵纪念地为主的红色文化旅游区。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恭城书院遗址(通道会议)建设项目,新建文物库房2000平方米,修缮东岳宫、宝庆会馆,新建参观步道2.5公里。完成红色文化研学中心项目投入使用,开设研学课程。(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经建投公司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重点建设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主的原生态侗族文化保护体验区建设。抓好怀化通道县坪坦河流域皇都片区绿色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新建污水收集干管4km,底泥清理10万立方,配套生态林地约22000㎡,建设生态护岸4.6 km,岸坡修复总长度2.8km;新建旅游公厕5座,垃圾中转站1座,配套单户式污水处理设施118套。完成皇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坪坦乡皇都村文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扩建黄土坝沿河游步道延伸总长1300米,改扩建后冲农耕体验基地道路2000米,完成高盘区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和皇都大坝提质改造。(县经建投公司牵头,湖南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
1.认真做好湘西地区开发工作。把握省里实施小微产业链三年倍增计划机遇,争取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奖补资金300万元以上。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引导企业争取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基金支持。积极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认真组织企业参与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继续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实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安心工程”,继续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健全房屋管护、搬迁群众增收、安置区管理等长效机制,推动东环新村全力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双江镇等分工负责)
3.积极承接优质公共服务对口帮扶。充分把握省里推动长株潭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向湘西地区延伸覆盖的机遇,积极争取与长郡、雅礼、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等名校开展合作办学。积极争取县民族中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与湖南省医院学院总院、湖南省医院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衡阳市中医院等省内知名医院开展合作共建。(县教育局牵头,县卫生健康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富民强县产业。深入推进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根据县域经济“一主一特”产业布局,重点抓好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县域经济争先进位行动。对标全省“三强三百”实施方案制定县级方案,分类开展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和专项激励,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典型经验做法宣传推介。(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3.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目标,完善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基础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功能,提高县域人口就地城镇化水平。实施一中道路及状元桥建设、东环路建设、通道一完小提质改造、县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县城垃圾中转站建设等项目,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个。(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经建投公司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畅通资源要素流动。积极吸引外出务工人口回流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赴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落实第二轮延包整省试点工作,规范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培育壮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探索创新入市交易政策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建设1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成县第一中学“徐特立项目”。深入推进县域医共同体建设,实现县域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大县域医疗次中心、县级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力度。(县教育局牵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完善县域路网,建成G209通道绕城公路,开工S341通道双江至独坡等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农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积极争创全省“最美农村路”。扎实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争取创建1处市级以上标准化农村供水工程。完善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行政村和乡镇5G网络覆盖率。(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创建怀乡“五百工程”。落实农田产能提升工程工作任务,深化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01万亩以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7万亩,粮食产量达9.35万吨以上。实施百村美丽示范建设工程,全域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共五美”模式,深入实施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创成市级和美乡镇1个、和美村庄4个、和美团寨100个、和美庭院500户,争创省级美丽示范村1个。实施百亿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开展种业振兴行动,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打造钩藤、黑老虎等“怀乡怀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施百万农户增收共富工程,出台促进农民增收尽快见效的若干措施,推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8种模式。实施百镇千村乡风文明赋能工程,推广“三村联创”“六自”等模式,应用积分制、清单制、屋场会等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机制
(一)组建工作专班。成立推进区域共进行动工作专班,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协管副主任任召集人,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县金融办、县经建投公司、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
(二)压紧压实责任。各牵头责任部门要认真梳理本行动涉及的重点指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明确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联络人员,清单化、项目化调度推进各项任务。各责任部门要配合专班做好向上衔接汇报和对下的调研指导工作,主要负责人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定期调度本部门任务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
(三)强化考核评价。建立行动落实“三看三评三比”机制,重点聚焦旅游先导区建设、湘西地区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等领域,对相关指标数据、项目现场、特色亮点工作进行看、评、比,定期形成专报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并作为相关专项工作考核打分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