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通道县大力实施“八大行动” > 政策文件

通道侗族自治县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3-25 13:38 信息来源:通道县人民政府

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结合通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1件左右,市级以上各类人才计划入选1人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重点科创专项提速

1.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立足我县大力发展“5+N”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以“3+2+2”的现代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县级财政保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科技创新项目示范导向作用,助力通道县特色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推进中药材产业平台建设。加大推进食品产业和绿色农产品及加工业产业发展。加速文化旅游业提质,推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林业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高标椎建设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通道县工作站。围绕“搭平台、聚资源、链服务、建机制、促转化”这一主线,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统筹现有资源,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服务平台。(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财政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平台能级提档

1.培育建设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积极创建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力争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个。(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高效协同创新。争取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分中心在通布局。支持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鼓励创新平台不断优化整合要素资源,实现高效协同创新。(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科研攻关提能

1.体系化布局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盯全县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需攻克的“卡脖子”技术清单,继续实施“十大科技创新项目”,精准布局并实施1个以上“揭榜挂帅”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力争在先进制造业、医药大健康业、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林业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县域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与当地产业的融合,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县域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孵化器等方式,为基础研究与产业融合提供平台。(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人才支撑提质

1.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量身定制”支持措施,“一人一策”支持顶尖专家人才,建立高层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名单。力争支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1个以上、青年科技人才1名以上,向上推荐入选市级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人以上。(县委组织部、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科协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人才引进集聚力度。出台专门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推行以才引才、靶向引才,全职和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5人(个)以上。支持专家人才来通建立“通道县专家工作站”1个以上。鼓励支持在通注册企业在长沙建设“科创飞地”,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全方位提升人才聚集效能。(县委组织部、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科协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成果转化提效

1.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升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通道县工作站工作质效,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筹建社会化综合性众创空间,积极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要素保障与科技服务供给。立足三农布局星创天地,聚集创新要素,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型企业存量库、培育库和退出风险库,优化分类指导、精准培育的梯次推荐机制。落实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兑现落实企业研发奖补政策。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落实“五首”产品奖励支持政策。新增有创新研发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2家以上。推进“智赋千企”行动,新增15家企业上云、15家企业上平台。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数达53家以上,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以上。(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创新生态提优

1.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人才项目评审机制。进一步扩大研究人员科研自主权。创新规范科技特派员选派管理,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优化“五溪人才卡”,探索人才服务市场化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推动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优化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改革事项,促进领导人员股权激励、科研人员兼职取酬等政策落实。(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教育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深化科技金融服务。贯彻落实科技金融八大行动,常态化开展科技创新领域银企融资对接。深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工作,力争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备案达到0.15亿元以上,力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0.1亿元以上。积极培育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县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道监管支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机制

成立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工作专班,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协管副主任任召集人,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县委组织部、县金融办、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局、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道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县科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道监管支局等,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

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项目清单、任务清单、政策清单“三张清单”管理,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照“三看三评三比”机制,进行严格考核(《创新提升行动考评办法》另行制发),确保创新提升行动抓深抓实、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