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5 15:29 信息来源:通道县文旅广体局
一、国家自然遗产、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万佛山景区
景区地址:通道县万佛山镇太平岩村
咨询电话:0745-7871637
万佛山是万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她南与将军山相接,北与紫云山相连,面积28.04平方公里,是通道面积最大的一个景区。主要景点有“天生鹊桥”、“金龟觅食”、“神州海螺”、“仙人居”、“望夫岩”,“三十六湾森林迷宫”等自然奇观。
万佛山是该区的主峰,海拔635米。登临山顶,俯视山下,近千座山峰,在云雾缠绕中拔地而起。千峰万壑在这飘摇云海之中,时隐时现,恍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之中。浩瀚的林海,无边的枫叶,磅礴的云涛,给万佛山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道转兵纪念地
景区地址:通道县县溪镇恭江村
咨询电话:0745-8411239
通道转兵纪念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通道转兵纪念馆和红军长征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两部分组成。
通道转兵纪念馆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馆内由序厅等5个展厅组成,陈展面积1600平方米。通过采用现代声、光、电等手段,以大量的图片、雕塑、绘画、实物资料、珍贵文物等来展示中央红军长征时在通道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和通道会议促成的通道转兵历史史实,以及1930年12月--1934年12月的4年间,红七军、红六军团、中央红军三路红军过通道时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为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和部队官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场所。
恭城书院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原称“罗蒙书院”,后毁于火灾。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原址重建,更名“恭城书院”。书院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四部分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建筑群,并沿纵轴排列于一线,是少数民族地区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学馆。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长征途径通道时,在恭城书院召开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主张放弃北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的主张得到周恩来、朱德等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通道转兵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2002年,恭城书院被列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入全国30条、湖南省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10年被省政府列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被第二炮兵部队列为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省政府列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7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国家AAAA级景区、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皇都侗文化村
景区地址:通道县坪坦乡皇都侗文化村
咨询电话:0745-8548018
皇都侗文化村距县城10公里,由头寨、尾寨、盘寨、新寨等4个纯侗族村寨组成。1995年开始对外经营,是集侗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是通道的“美人窝”。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是湖南省首批命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的拦门酒、合拢宴妙趣横生,普修桥、鼓楼工艺精湛,被列为中国八个经典村落景观之一。这里民风淳朴,生活安康有序,素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誉,是和谐社会的原始版本,被无数文人墨客称为和谐美丽的世外桃源。
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侗乡的“小布达拉宫”——芋头古侗寨
景区地址:通道县双江镇芋头村
咨询电话:0745-8621636
芋头古侗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有640多年历史,清顺治年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叉布置的7个聚居群。清乾隆四十二年建芋头廻龙桥、牙上鼓楼、龙氏鼓楼,清道光、光绪年间分别修建芦笙古楼、龙门,维修古驿道等。古侗寨因山就势,建筑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鼓楼、门楼、芦笙场、凉亭、古井、萨岁坛、吊脚楼等一应俱全,且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被专家称为侗族建筑的“实物博物馆”,有侗乡的“小布达拉宫”之美誉,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龙底生态漂流景区
景区地址:通道县万佛山镇溪上村
咨询电话:0745—8486118
龙底生态漂流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离县城39公里,龙底河源于城步南山,高山流水,清澈见底,两岸植被原始、古朴自然,风景四季迷人,有“天然的矿泉水漂流”之称。也是难得的神奇生态大氧吧,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9万个/立方米。漂流河段10公里,落差百余米,水流大小适中,漂流时间3—4小时,共有深浅急滩50余处。漂流中,游人自操船桨、追波逐浪、冲刺激流。惊险刺激、浪漫自由、回归自然、自助游乐是龙底漂流的显著特色。龙底漂流的20多处知名险滩拼搏冲浪,其中洞上天河以游人腾云漂,红船天上落“被称为南国第一漂”,是湖南百佳景点、湖南休闲新八景之一。
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横岭侗寨
景区地址:通道县坪坦乡横岭村
横岭侗寨坐落于坪坦河畔,距县城双江镇西南18公里,是一个依山环水的侗寨,明朝天顺年间始建寨,因位于横向的山岭延伸处而得名。全寨现有305户村民1377人,村寨侗族比例99.8%.
横岭村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宋代以前,横岭先祖与平日、坪坦两寨的先祖,一同聚居在今横岭村对面的务坪组,后迁入今住地。清代以前属三江县大营峒,民国时期大营峒改为三江县平江区,下设程阳、林溪、横岭、高步等乡,横岭成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4年三江县的高步、横岭两乡划归通道县辖,高步、横岭两乡合并为坪坦乡,横岭村随属坪坦乡。
横岭村主要节日及文化活动仪式有芦笙节、尝新节、祭萨仪式、吃冬节等;横岭村主要文物有同善桥、两圣宫、鼓楼、雷祖庙、南岳庙、城隍庙;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芦笙舞、侗戏、侗锦织造技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琵琶歌、侗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为吔等。还拥有极具民族特色的侗乡赶集、舞蹈等民间传统习俗。横岭村特色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居民建筑有300余栋“干栏式”吊脚楼,占居民住宅的90%以上;公共建筑主要有内寨鼓楼、小寨鼓楼和三朝鼓楼等五座。三朝鼓楼始建于清代的咸丰、同治、光绪三个年代,故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民众集会、议事、娱乐的重要场所;“两圣宫”位于村东对面河,内供圣公、圣母神像,是民众主要的祭祀场所;还有南岳庙、城隍庙、雷祖庙等一批古建筑,既保留了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特色,又充分体现出侗族传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七、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神仙洞景区
地址:通道县万佛山镇江寨村
神仙洞景区位于通道县万佛山镇江寨村,距县城30公里。神仙洞景区东南紧邻七星山景区,西北与将军山景区相接。景区整体以幽深、险峻为特色,景区内以神仙洞峰、大寨岩为主体的丹霞群峰陡峭壮丽,是丹霞地貌发育较为完美的地带。神仙洞峰海拔近600米,以该峰为中心,周围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约25座,海拔459-500米的山峰30余座。神仙洞峰北面的大寨岩海拔657.8米,是整个景区内丹霞地貌的最高峰。
神仙洞天然出露于山体之中,洞口出露于崖壁中间,洞口高约25米,宽约35米,洞深23米,它是在数亿年风化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丹霞洞穴地貌,在丹霞地貌中洞穴地貌比较常见,但像神仙洞这么大规模的洞穴能得以保存是非常罕见的。
神仙洞景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区内峰林状丹霞地貌类型丰富,其地质构造和地层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风景区内极为罕见、奇妙无比的峰、崖、谷、洞为主体的丹霞地貌,遍布奇景异观,极具美学观赏价值;景区内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国内同类地质类型不可多得的生物研究基地;同时神仙洞景区内宗教文化浓厚,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祈福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