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9 09:11 信息来源:通道县统计局
今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市工作部署和县委经济工作、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议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抓实抓牢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铆足干劲、奋勇争先,扎实开展各项统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预计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下同)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2.36亿元,同比增长6.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44亿元,同比增长7.3%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6%以上;非税占比在30%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213元,同比增长5.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29元,同比增长8.1%左右。
二、2024年工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政治引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一是强化政治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有关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点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共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会议11次,党员集中学习6次,召开党员大会3次,支部委员会10次,组织生活会1次,利用“红星云”平台、学习强国APP等组织干部自学或者集中学习。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共部署,研究制定《县统计局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细化工作任务,党建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三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局党组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情况,排查梳理意识形态风险点,制定应对措施,并及时上报。规范工作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发布的信息,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规范党员干部线上线下言行。四是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深化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及时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统计造假典型案例通报,促使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积极排查廉政风险点,常态化开展集中谈话、廉政党课等工作。五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和要求,局党组书记带头落实“四个亲自”要求,定期分析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工作任务的落实。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及党建工作共2次,开展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实践活动10余场次,开展谈心谈话4次。
(二)坚持实干笃行,尽职尽责做好统计服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主要行业关键指标,促进一产增量、二产稳量、三产扩量,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是细研判、找差距。根据行业发展形势预判,具化、细化主要经济指标走势的研判分析,强化、深化各指标互补关系的测算评估。分析我县各行业、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情况,充分挖掘我县经济增长长板、短板、底板和潜力板,明确补缺方向,确保县委、县政府及时了解我县经济最新情况及问题。二是优服务、深分析。认真做好统计信息服务,整理、编印和发布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编印《月度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撰写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工业、商贸和固投等统计分析10余篇,整理编制2023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加强县域经济分析研判,定期梳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高度关注工业、投资等重要指标数据,及时收集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数据,进一步提高统计预警研判能力,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三是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为相关部门提供统计服务。全力配合发改、商科工作、住建、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入规纳统培训工作,让行业主管部门业务人员熟练掌握政策标准,熟悉申报流程,注重引导企业入库纳统。提前介入、主动上门,点对点做好培训指导工作,提高企业“入统”积极性。协调推进政府统计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统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对标对表年度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注重加强“联网直报”企业统计平台监测,结合专业数据质量核查,对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时反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四是围绕统计监督职能,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服务。进一步做好统计产品发布力度,及时搜集、整理与核对统计数据,发布2023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月度主要数据等,持续开展主要指标数据解读,加大对统计数据发布解读力度,更好发挥统计数据综合性、基础性、客观性特点,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三)依法开展普查,“五经普”扎实推进。我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从1月1日开始至4月30日结束,经过省市审核确定登记各类单位2433个,其中一套表单位151个、非一套表单位2282个;抽样个体户341个。经过多轮次行业数据、底册和财务资料核实比对和平台改错,已经全部通过专业验收。目前,进入数据整理阶段,为下一阶段数据公布奠定坚实基础。
(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统计法治建设明显增强。一是强化法治培训。加强对《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再学习再贯彻再落实,将统计相关法律法规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职工学习例会,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学法意识和用法能力,提升干部法治思维,切实落实依法治统。截至目前,政府常委会学习1次,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2次。二是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国家统计督察“回头看”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统计执法检查企业5家、“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企业1家,暂未发现问题。三是开展数据质量核查。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在数据核查已成为常态化的大趋势下,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重点指标开展数据质量核查,今年以来,我局各专业人员联合主管部门持续深入各行业调查单位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及统计数据质量核查。通过开展数据核查,进一步压紧压实防范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四是强化法治宣传。将统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请列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传达学习,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订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列入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课程,让依法治统、防范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等统计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深入人心,在全县上下营造了良好的统计氛围。
(五)聚力改革创新,全面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一是统计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调查工作的有关要求,规范乡镇统计站建设,配备专兼职统计员1名,对统计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使得统计人员熟悉掌握统计制度、方法,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养。二是扎实做好各项常规统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统计报表制度,夯实统计年报、定期报表基础工作,圆满完成了2023年各专业年报和2024年年各专业的常规统计调查,确保了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上报。三是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日常维护更新。以名录库管理为依托,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动态管理维护。通过五经普部门行政登记和普查登记结果,对新增、变更和注销单位的基础资料进行认真收集、整理、审核和上报,确保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四是切实夯实“纳规入统”。结合“五经普”清查登记成果,对梳理出的“准四上”,组织相关部门实地核查,做好达标企业的入库纳统指导服务。五是适时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坚持按需施教,对各乡镇、企业统计人员进行分层分批次制定培训内容,有针对性补短板、提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分析研判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强,撰写统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数据解读本领还需加强。
二是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够扎实。个别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基础资料交接不到位,导致台账资料不规范。
四、下一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落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党规党纪,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自觉将党纪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和行动,确保党的纪律和规矩得到严格执行,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二)全面抓实统计数据质量。一是落实落细各专业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一套表”开网期间“即报即审”工作机制,加大数据上报期间随报随审力度和异常数据查询力度,严把源头数据质量关。二是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加强与发改、商科工信、住建、税务等部门沟通联系,充分利用部门行政数据、历史数据,加强数据逻辑性审核,全面提高基层统计数据真实性。三是严把入退库质量关。推动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进一步加强入退库管理,严把“入退库”审核关,加强申报材料核实,拟入库企业现场核实达到100%,坚决杜绝不达规单位入库;针对投资重点项目,须到现场核实项目施工进展情况,确保入库项目质量。
(三)精准分析研判全县经济形势。紧盯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坚持常态化监测分析与重点监测分析相结合,详细分析研判各行业发展态势,总结各专业发展特点,及时分析全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精准提出对策建议,形成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四)继续做好五经普后续工作。及时高效完成经普数据整理、汇总工作,同时,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新进程,聚焦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普查资料开展分析研究。
(五)全力以赴做好1%人口抽样工作。2025年是1%人口抽样调查年,是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大规模人口调查。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科学组织,扎实工作,认真完成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二是运用多种手段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调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