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通道 > 乡镇概况 > 播阳镇

播阳镇

发布时间:2024-07-04 12:38 信息来源:播阳镇人民政府

播阳镇地处湘黔两省三县交界之地,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西部,东与县溪镇相邻,南与独坡镇、大高坪乡接壤,西与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交界,北与靖州县新厂镇毗邻,距县城62公里,是通道县的“西大门”,历来商贾云集,是一个有名的边贸重镇。

全镇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1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万余人。全镇山林面积16304公顷,耕地面积1571.33公顷,其中,水田1232.5公顷。境内群山怀抱、溪河成网,主要高山有岩更山,海拔930米;小冲界头,海拔1150米。水资源丰富,贵州洪州河自西南入境后称播阳河,流经南北10个行政村,长约25公里,已建成小水电站4座,小(二)型水库2座,总蓄水量达23万立方米。播阳镇距焦柳铁路不足20公里,“县洪公路”贯穿全镇,过境公路总长41公里。

播阳镇独具特色,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衣观,又名“千丘白塔”,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乾隆三十年(1765)复修,1989年落架维修,是整个侗族地区唯一的一座道教寺庙;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上湘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寨前临稻田和古河道,周围古树环绕,名“风水林”,是通道少有的“碑林同寨”的侗族村落;寨什村独具民族特色的弹唱乐器——牛腿琴,历史悠久,规格多样,音色柔细;龙吉的腌鱼腌肉制作方式独特,风味别致,深受群众青睐。

播阳镇明朝时期为中中所,清改为播阳所,分属天星苗里和黄寨苗里。境内上寨(播阳坪),明清置播阳巡检司,清道光十二年(1832)裁播阳巡司。民国时期并天星、黄寨两里置播阳乡。1950年,为第三区(后改二区)政府驻地。1956年6月撤区并乡,成立播阳乡。1958年由乡改为播阳公社。1984年4月,撤销播阳公社,恢复播阳乡。同年,党政分开,成立播阳乡党委。1986年撤乡建镇,成立播阳镇。2015年调整行政区划,仍为播阳镇。2016年部分村寨合并,原17个村、一个居委会合并为11个村、1个居委会。